协同合力 汇聚推进养老服务发展
				2025年10月09日
				字数:1178
				
			
		
   □ 文/本刊记者王燕霞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近年来,陕西省相关部门夯实工作力量,让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持续发展,各类要素保障更加有力。
安享幸福晚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省人口老龄化总体情况,截至2024年末,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887万,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2.4%,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4个百分点,标志着我省已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02年至2024年间,我省老年人口占比从12.85%飙升至22.4%,年均增长率约0.72%,这一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15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呈现明显加速态势。
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养老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据悉,陕西省深入贯彻《陕西省养老服务条例》,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初步形成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样化且符合省情实际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主要呈现三大特征:一是服务类型多元化,涵盖基本养老服务、中高端养老服务、旅居养老等;二是供给主体多样化,政府、公办机构、民办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三是服务模式智慧化,部分地区已试点“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无缝衔接。
建设符合省情实际的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
陕西省民政厅厅长李智远在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报告我省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时表示,我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推动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十分关心养老服务工作,通过立法修法、执法检查、重点督办建议、听取审议报告、专题调研等方式,持续给予养老服务工作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省民政厅会同各相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推动召开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出台《陕西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加快建设符合省情实际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推动我省养老服务从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为主向服务全体老年人转变,从机构养老为主向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转变,从政府供给为主向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供给转变,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西安、宝鸡等9个市被纳入国家级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西安市养老服务工作受到国务院大督查激励表扬。
应势而谋,顶层制度设计更加成熟。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法规标准体系建设。省级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养老服务工作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2023年颁布实施《陕西省养老服务条例》、2024年修订《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庄长兴、李晓英多次带队开展养老服务工作调研视察,省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