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2025年10月09日
				字数:958
				
			
		
    2023年9月1日,周至县实验小学建成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县城学位紧张问题。   民生实事项目要真正落地见效,离不开有力监督。县委对做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印发了《周至县县镇两级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实施意见》。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县委工作安排,明确“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干”思路,建立“每月督查、半年检查、次年测评”的“两查一评”监督问效机制,形成同心合力、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为推进城河商业街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县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组织市县代表对项目情况进行专题视察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汇报,提出助力项目高质量建设的意见建议,推动民生实事项目早建成、早见效。
2024年1月,城河生态停车场建成开放,共提供无障碍车位、新能源充电车位180个,并配套建设1处口袋公园,有效缓解了县城“停车难”问题,民生工程成为了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代表集中“阅卷” 将“呼声”变“掌声”
杨哑路是连接周至和杨凌的南北向交通大动脉,以前因为车多路窄,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和路面破损,严重影响群众出行体验……这是杨哑路拓宽改造之前的实际情况。
2024年,杨哑路拓宽改造工程被确定为民生实事项目。
“改造后的杨哑路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绿化和照明都很好,现在往返周至杨凌方便多了。”“这条路改造后沿线村庄的老百姓都很高兴,道路宽敞、风景宜人,在这条路上开车心情都是舒畅的。”今年8月杨哑路拓宽改造项目主线贯通后,群众纷纷点赞。
民生实事干得怎样,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尺。办得好不好、实不实,要交给群众来评判。
每年人代会上,全体县人大代表都会听取县政府关于上年度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现场公布。对于没有按时完成的民生实事项目,县人大常委会将开展跟踪监督,定期听取项目建设进度报告、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切实增强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的刚性约束。
在近3年的民生实事项目满意度测评中,代表满意率均在90%以上。测评结果反映了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成效,体现了民智民意,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周至县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聚集群众所盼、强化监督力度,努力把‘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让民生实事真正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周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建平表示。
编辑/李程(lcpup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