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搅动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25年10月09日 字数:1482
共同踏上致富路。
  坚持百姓所望,人大所向。“宁陕县300余名县镇人大代表通过直接参与、引领示范,在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等方面争先锋、做表率,发展农林牧畜产业120余项,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以代表‘履职’之笔,擘画担当作为新图景,合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罗友萍表示。
  调出了“真善美”
  “和村民一起坐下来摆事实、讲道理、话亲情,不仅化解了矛盾纠纷,乡风文明也得到了宣传,亲情浓了,矛盾自然就少了。”在筒车湾镇海棠园村陈老汉矛盾调解室,一起村民土地纠纷在县人大代表陈明奎的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
  作为矛盾调解员,陈明奎利用走访村民机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2025年调解了11起群众矛盾纠纷,得到了当地群众普遍认可。
  “破旧储藏间拆了!现在路也通了,小区也宽了,感觉这一块儿都亮堂了不少。”小区居民吴婆婆拍手叫好。
  吴婆婆居住的小区是宁陕县某厂家属院,24间老旧储藏间占了公共区域,既不安全,又影响小区“容颜”。“大部分房主年纪大,思想守旧,我就反复上门做工作。”县人大代表高华收到小区环境提升意愿后,走访居民60余次,通过与大家面对面沟通,耐心讲解政策法规,群众主动拆除了24间违规建筑。
  人大代表是矛盾化解的“贴心人”,也是文明新风的“传播者”。近年来,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发动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通过深入群众,主动走访,倾听民众诉求,凭借自身威望与沟通能力,成功调解邻里纠纷、土地纷争356件,实现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了乡村的和谐稳定。
  “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积极推动下,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上门与村民拉家常,了解村民的需求与矛盾点,将诸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不仅增进了干群关系,更营造了和谐乡村氛围,有力推动了乡村善治的实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蔺学美表示。
  播出了“好日子”
  王兴波是梅子镇一名党员,也是县人大代表,而在网络上却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红。利用三年的不间断直播,他硬生生将梅子镇的猕猴桃由“土饽饽”变成“香饽饽”。
  “往年吃不完就喂猪或者倒了、扔了,通过直播,而如今却成了网上的抢手货。”过去九月猕猴桃成熟了,因为销售难,成了村民的头痛月,经过王兴波的直播销售,每斤价格不仅上拉了1块钱,销售时间缩短为1周,现在变成了最畅销的九月。2024年9月,梅子南昌村村民自发办了一场农产品丰收节。
  “从西汉高速出发,途经朱雀森林公园、文公庙,就可以到达宁陕县广货街镇蒿沟村,这里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蒿沟村玩有四季滑雪场、高山漂流等游乐场,吃有洋芋糍粑、酸菜鱼、农家腊肉等特色美食,住有老安山居、冰雪山居等民宿,这里是您避暑休闲的理想场所。”从村委会下班后,县人大代表邢波,通过抖音直播向粉丝推介家乡景点、美食。
  “目前有粉丝2万人,每天都有人询问宁陕美食特产、游玩景区等信息。通过共同努力广货街民宿预定入住上涨了20%。”能够宣传家乡,邢波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
  人大代表既是乡村振兴的“宣传员”又是“联络员”。近年来,宁陕县人大常委会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切入点,动员组织县镇人大代表擦亮“身份名片”,在产业发展、文旅宣传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带动协助群众实现累计增收380万元,汇聚人大代表同心同向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我们将紧扣县委安排部署,围绕高质量绿色发展主题主线,立足人大职能,发挥人大优势,汇聚人大智慧,持之以恒激励和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当好乡村振兴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联络员、产业发展示范员、民生实事监督员和矛盾纠纷调解员,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绘就新篇章,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发展作出人大贡献。”宁陕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述勇表示。
  编辑/李程(lcpup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