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商业风险还是诈骗陷阱?

2025年10月09日 字数:957

  周平发现样品的口味与知名汉堡品牌店里的无异。同时,公司大屏循环播放明星代言视频,宣传墙上还悬挂着营业执照和其与各知名品牌的合作牌匾。“每款产品毛利率约70%,单店日均经营额可达5000元至1万元,6到9个月就可以回本。”工作人员声称。
  亲眼看到该公司的“雄厚实力”,加之对方言之凿凿的“承诺”,周平心动了,他立即转账12万余元,签订了《特许加盟合同书》并加入加盟服务群。工作人员还表示,后续将提供人员培训、选址评估、装修设计、运营指导、定期巡店指导等全程服务。
  然而开业后,没想到的事情接踵而至,公司提供的物料价格高出市场一倍,口味与样品天差地别;选址团队推荐的店铺位置偏僻、租金奇高;所谓“两天半速成培训”只让旁观,并没有让学员亲手制作;巡店指导人员只待了半天,看了看店内员工的制作流程就离开了,并未给予任何建议和帮助……不到半年,周平的店铺因严重亏损关门,12万余元投资血本无归。
  2023年7月,包括周平在内的多名加盟商陆续报警,苏州市姑苏区公安机关对该案立案侦查。同年9月,段某甲、段某乙等4名主犯及其他工作人员相继落网。
  专业化犯罪链条浮出水面
  经公安机关初步研判,这是一起多人参与、涉案金额巨大、被害人众多的合同诈骗案。因案情复杂,姑苏区检察院应邀依法介入。检察机关引导公安机关审阅客户信息表、月度收支记录、犯罪嫌疑人银行流水等材料,一个“碰瓷”名牌的“快招”骗局及其背后的专业化犯罪链条浮出水面。
  2020年5月,段某甲联合朋友徐某、王某入股成立公司,在网络上花费5.5万元购买了“萨某堡”品牌商标,斥资打造豪华办公场地。
  段某甲等人并不了解“快招”经营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因此,他们找到一家专门从事“快招”服务的W公司,可以帮助品牌快速招揽加盟商。W公司先在网络上非法获取意图加盟知名餐饮品牌的客户信息,紧接着其电话推销团队给目标客户打电话,他们用早已准备好的话术,诱使客户前往项目公司考察。
  后因遭到不少加盟商投诉举报,“萨某堡”招商困难。段某甲于2020年11月起联合其堂弟段某乙成立“麦某德”公司,继续委托W公司提供“快招”服务。
  “萨某堡”“麦某德”两家公司与W公司约定,两家公司负责提供场地、伪造品牌资质、制作虚假宣传资料、培训督导等,W公司则派驻商务团队招揽加盟商,所得加盟费由两家公司、W公司按照24:76的比例分成。
  “办公区展示的合作协议、荣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