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下
				2025年10月09日
				字数:1337
				
			
		
   □文/李凌霄
天桥下聚集着一群人,他们手上拉着不一样颜色的行李箱。
“60块。”
“等等,我手机没网,打不开收款码。”
一个女人戴着土粉色的遮阳帽,穿着橘色防晒衣和翠绿色裤子,脚踩平底鞋。她正皱着眉头抹了把头上的汗,一手搭在车上,另一手叉腰,等待她面前年轻人的收款码。“滴滴——”刺耳的喇叭声骤然响起,一辆蓝色外卖车贴着人行道边缘,从他们身后险险地擦过。
人群中,一个身穿灰背心灰马裤的男同学松散地走了过来,把箱子撇在地上,打开箱子,上称,接下来的几个人动作都很熟练。“我想把箱子也卖掉!”黑衣男打趣道。
地上满满当当地摆放着集装箱一样的书,《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新闻学》《四级英语听力》……
一个瘦瘦的、穿着绿色短袖和短裤的女生,怀里紧紧抱着一堆书,脚上踩着人字拖,踉踉跄跄地走过来排队,穿着黑色短袖男孩问她:“你怎么把书给卖掉了?”
起风了,风呼啸在耳旁,听不清人讲的话。
“啊?”她顿了顿,又好像听清楚了,突然,她像是被网捕捉后应激了的猫,语气又急又硬,透着一股抗拒又不得不顺从的劲儿:“我舍不得,书上都记了笔记的,可是我也带不走啊……”她把她的那些书整整齐齐地堆在货物秤上,摊主称重以后说道,“32块。”她又把自己的书,整整齐齐地摆在地上。
路变得拥挤起来。一个戴着红色头盔的外卖小哥突然停下车,喝了一口水。在他身后,有一长串电动车安静地等着。那一分钟,时间很慢,谁也没有催促。等他拧上瓶盖骑走,后面的车流紧跟上来。每个人的车头挂钩上几乎都挂着同样的一瓶水。
毕业季,桥柱旁边那个常年存在的“高价回收二手教材”的板子,被一辆电动三轮车代替了。车的侧面贴着红底白字的广告板,底下是电话和二维码。车的驾驶座上,随意地搭着一件橘色防晒衣和一顶土粉色的遮阳帽。那些刚刚被交易完成的书,文科的、理科的、工科的,被大杂烩一般地堆了上去,原物主知道吗?可他们关心吗?但近处一看,才发现那些书乱中有序。
车旁边放了一个蓝色底银头的货物秤,秤盘上还摊开着一本书,这本书曾在它使用期限的时候,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是在上课时候没带它,老师会扣平时分的。它的旁边也堆满了书,最上面一本是红色的传播学。仔细一看,有好几摞书最上面的都是,想必他们都是一个专业的舍友。
这时,一个穿深蓝色体恤,黑色裤子,灰蓝色足力健的男人拉着小推车过来,把电动三轮车上的书转移在小推车上,他拉着小车,汇入人流,消失在街角,一趟,又一趟。
天桥是以学校命名的,它连接着学校的教学区和生活区,走天桥的人并不多,可是天桥下的人就多了。大学生们更喜欢等红绿灯,那条5米宽的马路是他们“自由”的地方。因此学校门口的马路是最繁忙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可它不仅仅是学校的。
生活区大门口多了很多鲜花外卖,这些鲜花都是一种款式,几乎分不出来谁和谁的不一样。最近是毕业季,这两天学校组织拍摄毕业照。在路上,总是能看到穿学位服的学生。有的底下穿旗袍,有的穿牛仔裤。学位服底下藏着的是他们的性格,他们的底色。每个人的袍子都一样,但底色却不尽相同。然而,他们还是手捧着千篇一律的鲜花,拼命让自己变成一个模板。
天桥柱子上的漆一层叠着一层,没撕干净的小广告的边也被刷上了同样的颜色,到处都是考研广告,标语上写着:“专注考研20年,只为让你一次考上。”标语的旁边是考研名师团队的图